![]() |
世界名人網 | 名人文摘 | 新月文摘 | 微信版 | 關閉窗口 | |
全屏顯示
大字顯示
小字顯示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|
[燕曉東專欄] 我們的生活毫無價值——貝納多.貝托魯奇的電影《夢人》
![]()
街道成了堡壘和戰場,學生與警察開戰。戈達爾的電影成了精神啟蒙,學生挑戰索邦大學和巴黎的所有大學的意義,“教授們,你們只教會我們慢慢變來,便一無所有,一無是處!边@是1968年5月巴黎出現的局面,薩特等文化大師激動地跑到學生隊伍里去,并利用他的影響,號召法蘭西人要在道義上和物質上支持學生的正義。他想,青年們在尋找另一個世界的誕生,雖然最后這條路并沒有找到就被戴高樂調集來的軍隊予以鎮壓,但薩特至死對他的 說法也不改口。他認為那是人間的正義。 成人的世界有什么了不起!一會而一個戰爭,人吃人,一群吃另一群,一個階級吃另一個階級。當時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剛剛結束,美國又開始殺害越南,巴黎大學的學生們是了解人類歷史的,那是血的海洋,一波推著另一波前進。正是一個東方偉人在他的晚年所詩詞的那樣:銅鐵爐中翻火焰,為問何時猜得,不過幾千寒熱。人世難逢開口笑,上疆場彼此彎弓月,流遍了,郊原血。 1968年5月,巴黎街頭有一首著名的匿名詩,其中寫道:我們要做愛,不要打仗。越做愛,越想革命;越革命,越想做愛。 去年,電影大師貝納多.貝托魯奇63歲了,他的電影《夢人》(dreamers)上市了。這是根據法國小說家阿爾伯特.阿戴(Albert.Adire)的同名小說改變的拍攝的。電影故事置身于5月事件的背景。在5月的人潮中,有一對雙胞胎兄妹,在亂倫中沉湎。厭倦父母,哥哥說父母都應該去鄉下,進行自我教育和改造,妹妹諷刺說,他們一生就做過一次愛結果生下了他們倆再沒有了生育。妹妹想的是如果亂倫被父母發現,她就自殺。 根據通常的眼光看,這對父母是好的,并沒有他們狠的理由,父親是個作家,在經濟生活上也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。兄妹對父母的反對,與其說是對父母的反對,不如說是對他們所代表的整個成人世界的厭倦與反對。畢竟,兄妹亂倫是這個世界所認定的大惡。而他們想保留這一權利。 佛教的著名說法“不可說”其實適合更廣泛的空間,俗事生活更是不可說,我們必須在遮遮掩掩中度過一生。這不是在話語霸權下犧牲的生活,而是更廣闊,我們都是政治、文化、習俗、道德、宗教下的犧牲品。這一世界從來就沒有過解放。 我們在無邊的黑暗中。 有膽大的人進行挑戰,總是在接觸危險的邊沿激起巨大的波瀾。有些藝術家追求暢快淋漓地一說而死而后患的境界,比如納博科夫,比如杰克.史秘斯(電影《淫奴》),比如阿爾伯特.阿戴,比如貝納多.貝托魯奇。他們是如此地勇敢,以至于我們看他們的作品也需要勇敢。
從最非本質的角度講,可能是我們的生活太令人厭倦的反彈,但顯而易見,其意義遠非止于此。生存倫理的邊界,我們不能推斷和觸摸,但可以遙看。貝納多.貝托魯奇提供的就是遙遠邊界上的華麗景象。 燕曉東,特約記者、詩人、作家,聯系電話:01186-13808350244 Email: yanshaiodong@yahoo.com.cn 責任編輯:005 回 [ ] [世界名人網] |
![]() |
||||||
![]() |
ZZInet News | HCCBBS | TheBestUSA.com | 德州中國貿易機構 |
Auto Houston | ZZI.Net | 網站設計 | 廣告中心 |